合力培训
  合力咨询> 专业培训咨询 > 质量体系管理
标题: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
  双击自动滚屏     阅读:8083次

CMM(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)业务简介

一、 CMM的含义与作用
    CMM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的简称,中文叫“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”,是对组织软件过程能力的描述。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,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,以使其更加科学化、标准化,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商业目标。它侧重于软件过程开发的管理及软件工程能力的改进与评估,因此CMM被用作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组织改善软件过程质量,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、最实用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标准,成为当今企业从事规模软件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。
CMM的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进,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,从而能按时地、不超预算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。企业实施CMM模型并评估可为企业带来如下好处:指导软件组织提高软件开发管理能力;降低软件承包商和采购者的风险;评估软件承包商的软件开发管理能力;帮助软件企业识别开发和维护软件的有效过程和关键实践;帮助软件企业识别为达到CMM更高成熟等级所必须的关键实践;增加软件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。

二、CMM的发展过程
    1984年美国国防部为降低采购风险,委托卡耐基—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(SEI)制定了软件过程改进、评估模型,也称为SEI SW-CMM。该模型于1991年正式推出,迅速得到广大软件企业及其顾客的认可。从1987年SEI推出SW-CMM框架开始,1991年推出 CMM 1.0 版,1993年推出CMM 1.1 版,2000年推出CMMI-SE/SW 1.0版。
    我国也于2001年4月发布了《SJ/T 11234-2001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》和《SJ/T 11235-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》两个标准。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软件产业的规范和发展,国务院于2000年6月颁发的“18号文件”第五章第十七条明确提出鼓励软件出口型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CMM认证,其认证费用通过中央外贸发展基金适当予以支持。目前各省市、高新区、软件园都有对通过CMM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的制度。

三、CMM的结构与内容
    CMM吸取了质量工程的主要原理,形成了5级模型。提出了由第一级(低级)向第五级(高级)逐级发展的模式。模型的等级从低到高,可以预计企业的开发风险越来越低,开发能力越来越高。模型的每个等级由不同的过程方面(Process Area)构成,而每个过程方面又由各种目标构成,每个目标由各种特定惯例和通用惯例支持。
    CMM的级别划分如下:
CMM 1—初始级;CMM 2—受管理级,有7个过程方面;CMM 3—已定义级,有11个过程方面; CMM 4—定量管理级,有2个过程方面;CMM 5—持续优化级,有2个过程方面。

四、CMM的建立与认证(评估)方法
    企业实施CMM,可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:
1、提高思想认识,了解必要性和迫切性;2、确定合理的目标;3、进行CMM培训和咨询工作;4、成立工作组;5、制定和完善软件过程;6、内部评审;7、初期评估;8、正式评估;9、根据评估的结果改进软件过程。
    CMM 评估是为了评价当前的水平,找出问题所在,指导如何改进和了解软件承包商的软件能力。目前针对CMM开发出许多的评估方法,其中公认评估方法有两个:一是用于内部过程改进的CMM评估称为CBA-IPI;二是用于选择和监控分承包方的CMM评估,称为SCE方法。这两种方法基于不同的目的,但评估的结果应一致。评估包括三个阶段:准备阶段、现场阶段和报告阶段。

 

----
地址:长沙市五一西路717号五一广场西南五一新干线B座1125室
电话:0731-84411128 85556398 E-mail:HL7856@163.com QQ:289662098 技术支持:合力丰网络事业部
湖南长沙合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